名家名译丨川端康成经典作品发表时间:2025-01-03 15:49
川端康成经典作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之作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作家。生于大阪。1968 年以“敏锐的感受,高超的叙事技巧,表现日本人的精神实质” 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伊豆舞女》《雪国》《千鹤》《山音》《古都》等。 著名翻译家高慧勤译本 尽显川端语言的细腻优雅 高慧勤(1934—2008),日语翻译家、作家。毕业于北京大学东语系日文专业,在日本文学研究、翻译等诸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主要论著有《自然主义与“私小说”》《忧伤的浮世绘——论川端康成的艺术世界》《日本古典文学中的悲剧意识》等。重要译著有《日本短篇小说选》《舞姬》《蜘蛛之丝》《雪国•千鹤•古都》等。先后主持翻译了《川端康成十卷集》《芥川龙之介全集》。 名家设计,素净清新 贴合作品内容和语言风格 《古都》是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三部作品之一。小说描写一对孪生姐妹的悲欢离合。由于家境贫寒,出生之后,姐姐千重子即遭遗弃,为一家绸缎批发商所收养,成了一位养尊处优的小姐。妹妹苗子,在襁褓中便成了孤儿,长大后受雇于人,自食其力。两姐妹容貌端丽,心地善良,天真烂漫,是川端作品中令人喜爱的纯洁少女。小说好似京都的风俗长卷,那些风物和民俗,在川端的笔下,已不单纯是小说的场景,本身就已构成艺术形象,不仅能唤起日本读者的审美情绪和文化乡愁,也让外国读者领略到日本的风情、日本的美。 2 本书包括《千鹤》及其续篇《碧波千鸟》。《千鹤》是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三部作品之一,就艺术技巧而言,在三篇获奖作品中,《千鹤》最为圆润纯熟,浑然老到。“千鹤”,原是日本自古以来,工艺、美术、服饰等常用的装饰案,是日本美的一个象征。雪子手拿绘有千鹤图案的包袱,川端视为美的化身,灵的救赎。这美的化身在《千鹤》中仅是一个“远景”,一种向往。作者的心底怀着憧憬,愿在晨空或夕照中,一睹“白鹤千只,翩翩飞舞”。 伊豆舞女 本书包含《伊豆舞女》和《岁月》。《伊豆舞女》是川端康成的成名作,采用第一人称。主人公在旅途中,遇到一伙江湖艺人,彼此结伴同行。他们心地善良,情感纯朴,待人热诚,使他体会到人情温暖。尤其那个天真未凿的小舞女,对他表示一种温馨的情意,主人公心里也萌发一缕柔情。《岁月》算作“中间小说”,既有纯文学的艺术性,又有大众文学的可读性。内容涉及家庭伦理、男女情爱之事。小说首尾呼应,以京都光悦寺的大茶会为开头和结尾,既展示了日本茶道文化的丰富多彩,也给小说增添了几许传统的优雅情趣。 《美丽与悲哀》是川端康成后期的作品,主要讲述了由一段多年前的不伦之恋引发的令人感喟的故事。作家大木年雄31岁时与16岁少女音子相恋,并致其怀孕。音子因孩子夭折而精神崩溃,大木却回到妻子身边,还将这一经历写成小说。24年后,凭借这本小说功成名就的大木借口去京都听新年钟声去见已经成为画家的音子。音子的女弟子庆子采用勾引大木年雄和他唯一的儿子太一郎的方法进行报复,故事以太一郎与庆子游湖不幸溺水而告终。书中多样线索和情感交织,表现了人物深层心理和人性更幽深处的秘密。 《雪国》是川端康成创作的第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三部作品之一。小说描写了东京一位舞蹈艺术研究家岛村,三次去多雪的北国山村,与名叫驹子的艺伎由邂逅而生发情爱,同时又对萍水相逢的少女叶子,流露出倾慕之情。书中没有一般所说的重大主题,也没有曲折复杂的故事情节,但岛村对浮生若梦的喟叹、对驹子爱而不得的怨望,叶子对意中人生死两茫茫的忆念,再辅以雪国山村的清寒景色,使全书充溢着悲凉的基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