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属于中国外文局(中国国际传播集团)

胡云翼唐诗研究经典之作丨唐诗九讲

发表时间:2025-01-03 15:42
唐诗九讲

Tang Poems
现代诗词学宗师胡云翼唐诗研究经典之作

关于唐诗,胡云翼这样说



古人中,有的说唐诗是“诗的正宗”;有的说“唐人诗才,若天纵之”;

有的说“唐诗主情”;有的说“唐诗蕴蓄”;有的说“唐诗为比兴”;

有的说“唐诗至善处,惟在含蓄淡远”……

这种离奇古怪的唐诗观念,都是古人想把唐诗戴上一种正统文学的面具,发挥他那不自知的谬误的见解;这些见解不但搔不着痒处,且把唐诗的意义及其特质都埋没了。


「 内封 」

从唐诗的起源开始,系统介绍唐诗经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的发展脉络,研究唐诗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风貌,更详细介绍其特质、发展因缘,概观及派别。以及独特的介绍了唐代诗人、宫人、闺人等妇女的诗。囊括唐诗的方方面面,堪称研究唐诗的微型百科,是当代影响力较高的唐诗阅读鉴赏的经典读本!



著名诗词学家、文学史家胡云翼典藏之作!


胡云翼


原名胡耀华,湖南桂东人。著名诗词学家。1927年毕业于武昌师范。曾创办《艺林旬刊》。历任长沙岳云中学、南华中学、省立一中、无锡中学、镇江师范、暨南大学教职。后在上海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任编辑。新中国建立后,任上海南洋模范中学教员、上海师范学院教授。与刘大杰、贺扬灵并称“武汉三才子”,与严北溟并称“湖南两才子”。著有《宋词研究》《宋诗研究》《唐诗研究》《中国词史大纲》《新著中国文学史》《唐代的战争文学》等,编有《词选》《诗学小丛书》等。


目录


上下滑动查看

第一讲 古今对于唐诗的误解

(一)唐诗是最好的吗? 003

(二)唐诗是最盛的吗? 006

第二讲 唐诗的意义与特质

(一)唐诗是创造的 010

(二)唐诗是音乐的 011

(三)唐诗是通俗的 014

(四)唐诗是时代的 014

第三讲 研究唐诗的基本观念

(一)文学进化的观念 020

(二)平民文学的观念 021

(三)分析与欣赏的观念 022

第四讲 唐诗的来源及其背景

(一)政治的背景 032

(二)军事的背景 034

第五讲 唐诗的第一时期——初唐

(自高祖武德初,至玄宗开元初,凡百年)

(一)王勃 048

(二)杨炯 050

(三)卢照邻 051

(四)骆宾王 052

(五)上官仪 053

(六)杜审言 054

(七)李峤 054

(八)苏味道 055

(九)崔融 056

(十)沈佺期 056

(十一)宋之问 058

(十二)张九龄 059

(十三)陈子昂 060

第六讲 唐诗的第二时期——盛唐

(自开元间至大历初,凡五十余年)

(一)李白 070

(二)杜甫 077

(三)边塞派 081

(四)山水派 087

第七讲 唐诗的第三时期——中唐

(由大历初至文宗太和九年,凡七十余年)

(一)李益 097

(二)刘禹锡 098

(三)顾况 100

(四)张继 100

(五)韩翃 101

(六)卢纶 101

(七)钱起等 102

(八)韦应物 103

(九)柳宗元 104

(十)李嘉祐 105

(十一)刘长卿 106

(十二)白居易 109

(十三)元稹 110

(十四)韩愈 112

(十五)李贺 113

(十六)孟郊 115

(十七)贾岛 116

(十八)卢仝 117

第八讲 唐诗的第四时期——晚唐

(开成初至天佑三年,凡七十余年)

(一)张籍和王建 120

(二)杜牧和李商隐 122

第九讲 唐代妇女的诗

(一)宫人的诗 129

(二)闺人的诗 131

(三)诗人的诗 133

(四)妓女的诗 136



第二讲 唐诗的意义与特质(节选)



唐诗的意义是什么呢?唐诗的特质何在呢?

我们既把传统的、谬误的、神秘的各种唐詩观念排除以后,必须重新提出一个唐诗的意义及其特质的解释。我们要了解唐诗的意义,必须以唐時的特质上显示出来。据我看来,唐诗最少有四种明显的特质:


(一)唐诗是创造的


不是自我们现在才提出唐诗是创造的话,前人已有言之。王渔洋撰《唐人万首绝句选•序》云:


逮于有唐,李、杜、韩、柳、元、白、张、王、李贺、孟郊之伦,皆有冠古之才,不沿齐梁,不袭汉魏,因事立题,号称乐府之变。然考之开元天宝以来,宫掖所传,梨园弟子所歌,旗亭所唱,边将所进,率当时名士所为绝句耳。故王之涣“黄河远上”,王昌龄“昭阳目影”之句,至今艳称之;而右丞“渭城朝雨”,流传尤众,好事者至谱为《阳关三叠》。他如刘禹锡、张祜诸篇,尤难指数。由是言之,唐三百年以绝句擅场,即唐三百年之乐府也。


王闿运云:


三唐风尚,人工篇什,各思自见,故不复模古。(《王志•论唐诗诸家源流》)


这两段见解是很精辟的:由“不复模古”“不袭汉魏”“不沿齐梁”,可知唐诗是创造的诗;由“宫掖所传,梨园弟子所歌,旗亭所唱,边将所进,率当时名士所为绝句”,可知唐诗是乐府诗。

“创造的”与“乐府的”,这是王渔洋、王闿运两氏告诉我们唐诗有这两层重大的意义。往下,我们根据“乐府的”这层意义,又可以说明唐诗的第二种特质。


(二)唐诗是音乐的


王世贞云:“《三百篇》亡,而后有诗骚赋;骚赋难人乐,而后有古乐府;古乐府不入俗,而后以唐绝句为乐府。”由此可知唐诗与音乐的渊源甚深。但是怎样说,唐诗是音乐的?音乐的唐诗又有什么意义?说到这里,不能不先说明历史上的中国人对于文学的态度。中国人对于文学往往抱着两种相承盾的态度,一是文以载道的观念,一是文以消遣的观念。平常的文人,自然拼命去作载道的文,同时又忘不了消滥的文学。因为藏道之文不但不足宜池情想,且是研丧情感的,所以他们往往从正宗文学中跑出来,走人民间文学的创作界去。民间文学,是以娱乐为主的,在娱乐的关系上,文学和音乐便自然而然地结合在一起了。只有这种音乐性的文学,才是代表一个时代的情绪的文学,恰好与代表理性的正宗文学相反。故不但那些浪漫派的文人,特别拿富有音乐性的文体来发泄天才,以求笙歌作乐的快感;便是那道学派的文人,亦常常要用富有音乐性的文体,抒发他在载道之文申所不能抒发的情绪与想象。所以每一个时代文学的真价值,总是从音乐性的文体里面充分表现出来。换句话说:音乐性的文学,才是代表中国纯文学的意义和价值。明白了音乐文学的价值,那么,请进而解剖唐诗之音乐性。王灼《碧鸡漫志》说:


唐时古意亦未全丧,《竹枝》《浪淘沙》《抛球乐》《杨柳校》乃诗中绝句,而定为歌曲。故李太白《清平调词》三章皆绝句。元白诸诗,亦为知音者协律可歌。白乐天守杭,元微之赠云:“休造玲珑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辞。”自注云:“乐人高玲珑能歌,歌予数十诗。”乐天亦《醉戏诸妓》云:“席上争飞使君酒,歌中多唱舍人诗。”又《闻歌妓唱前郡守严郎中诗》云:“已留同政布中和,又付新诗与艳歌。”元微之《见人咏韩舍人新律诗戏赠》云:“轻新便坡唱,凝妙入僧禅。”沈亚之送人序云:“故友李贺善撰南北朝乐府古词,其所赋尤多怨郁凄艳之句,诚以盖古排今,使沩词者莫得偶矣。惜乎其终亦不备声弦唱!”然《唐史》称李贺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管。又称李益诗名与贺相埒,每一篇成,乐工争以赂求取之,被声歌供奉天子。又称元微之诗往往播乐府。旧史亦称武元衡工五言诗,好事者传之,往往被于管弦。


《碧鸡漫志》又云:


旧说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诣旗亭饮,梨园伶官亦召妓聚燕。三人私约日:“我辈擅诗名,未定甲乙,试观诸伶讴诗分优劣。”一伶唱昌龄二绝句云:“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一伶唱适绝句云:“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之涣曰:“佳妓所唱如非我诗,终身不敢与子争衡,不然子等列拜床下。”须臾坡唱:“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涣揶揄二子日:“田舍奴!我岂妄哉?”以此知李唐伶妓取当时名士诗句入歌曲,盖常俗也。


从这几段记载,便显见唐人诗歌与音乐的密切关系,不但妓女以得诵名士佳章为荣,名士亦以诗篇得被诸妓歌唱为乐。因为要使诗篇便于歌唱,往往力求浅近通俗,妓女都能诵解,因此,又发生唐诗的第三特点。


(三)唐诗是通俗的


唐人作诗虽不能完全抛弃用典,甚至有些作者如李义山之流,其诗极不易解,但大多数作品,都可说是很通俗的。自居易作诗,必使老妪都能诵解。元稹《长庆集序》云:“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墻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衔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可见诗人的诗已经成为普遍民众的欣赏对象了。唐诗之所以能够通俗,便是由于唐诗之富有音乐性质的缘故。


(四)唐诗是时代的


怎样说唐诗是时代的诗呢?任何文体都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失却时代的意义,同时消失文体的价值。中国文学的变迁,可以文体作代表,分成几个时期:自周到唐,都是诗的时代;宋是词的时代;元是曲的时代;明清是小说的时代。在诗的时代里面,周是四言诗时代,两汉是乐府诗时代,魏晋六朝是古诗时代,唐是新体诗时代。更狭义一点说:唐诗只是绝句诗的时代。(诚如王渔洋所云:唐三百年以绝句擅场。)本来照宇宙间进化的原则,往往是理论愈研究愈透彻,事物愈运用愈巧妙;但是文体却不然。在某种文体新创的时候任人创造,开发,翻新花样,但是用久用旧了,往往愈用愈拙愈坏,不但翻不出新花样,旧花样亦使人生厌了。时间越久,文体越腐。这时便有革命的新文体产生出来,装饰新时代。时代的文学,便是指那时代所用的新文体创造的文学。我们说唐代是诗的时代,便是说唐诗是新体诗流行时代的创造文学。宋诗虽亦是诗,但不是诗的时代的诗。诗的创造时代早已过去了。


以上举唐诗的四种特质,但绝不是说凡是唐诗都备具这四种特质。就诗体言:绝句诗可以说是通俗的,律诗往往是古典的;新体诗都是能合音乐节拍的,创造的;古诗大多是模拟,完全没有音乐性。但就大体上说,唐诗是备具这四种特质。





隶属于中国外文局(中国国际传播集团)
社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100037)
发行部:(010)68995968、(010)68990635
总编室:(010)68995424、(010)68326679(传真)
国际合作部:+8610 68996306  nwpcd@sina.com(电邮)
在线留言 :
姓名:
*
邮箱:
*
电话:
*
留言:
*
马上提交
版权所有 @ 新世界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90294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