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属于中国外文局(中国国际传播集团)

躁动的帝国丨不为人知的美国历史1945-1962

发表时间:2025-01-03 16:47
躁动的帝国:
不为人知的美国历史1945-1962







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得主、

美国知名“老愤青”奥利弗•斯通

批判美国传统历史观之力作


深度揭露“美国历史的黑暗一面”


80余张真实历史照片,生动还原紧张的历史时刻







内容简介



从原子弹到全球霸权

揭开美国崛起之路不为人知的黑暗面


1945年,为了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场堪称人类历史上最血腥的战争,美国在日本本土投下了两颗原子弹……战争结束,世界千疮百孔,至少6000万人的生命被剥夺,全球势力平衡被打破。在战争结束后的短短十几年间,美国迅速崛起为超级大国,并试图扮演世界的领导者、全球秩序维护者的角色。


奥利弗•斯通为年轻读者写下本书,挑战美国主流的正统历史观点,讲述了一段美国正统教育体系不会教给学生的历史,也是不曾在流行文化中呈现出来的历史,揭露出“美国历史的黑暗一面”。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日益紧张的冷战,最后到古巴导弹危机期间世界处于核毁灭的边缘,作者用触目惊心的历史照片和鲜为人知的故事,揭示美国在加剧冷战紧张局势中所扮演的令人不安的角色。对于渴望不同视角的学生、教师以及其他年轻的读者来说,本书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别具一格的视角,让读者得以重新审视美国在冷战中所扮演的角色。






作者简介

奥利弗•斯通(Oliver Stone)

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得主

美国知名“老愤青”

上海电影节终身成就奖得主


奥利弗•斯通曾在越战中负伤,对战争的痛苦深有体会,因此总在作品中反思社会、关怀人类命运,代表作有“越战三部曲”、《刺杀肯尼迪》《华尔街》等。



彼得•库茨尼克(Peter Kuznick)

美国历史学家协会杰出讲师

美利坚大学历史学教授、高级

核研究中心主任


彼得•库茨尼克积极参加反战和反核武运动,著有大量政治、核历史和冷战文化题材的作品,包括《超越实验室》《广岛与长崎核爆的反思》《原子能与广岛》《反思冷战文化》等。



埃里克•S.辛格(Eric S. Singer)

电影项目历史顾问


埃里克•S.辛格是一位历史记者和青年读物作家,在《国家》《旧金山纪事报》《巴尔的摩太阳报》和《纽约每日新闻》等报刊上发表过大量文章。




推荐理由1

本书为年轻读者所写,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美国的崛起之路,讲述了一段美国正统教育体系不会教给学生的历史,也是不曾在流行文化中呈现出来的历史。


推荐理由2


本书主要作者之一是好莱坞的导演巨匠奥利弗•斯通,以其精湛的叙事技巧和营造氛围的天赋闻名遐迩。他与历史学家彼得•库茨尼克的联手,堪称天作之合,本书在严谨的历史研究与引人入胜的叙述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


推荐理由3


超过80幅珍贵的历史照片,栩栩如生地再现了那些紧张而关键的历史瞬间,细腻地描绘了那个时代的苦难与泪水,带领读者穿越回那个核威胁笼罩的时代,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幅血与火交织的历史画卷。




目录


上下滑动查看

引 言 一部普通人的冷战故事


第一部分  原子弹爆炸  最致命的武器造成的悲剧

“我死后,你们会把我最喜欢吃的绿豆糕放在祭台上,用来祭奠我的魂灵吗?”日本广岛的一座医院里,祯子问父母。1945年,广岛上空原子弹爆炸时,祯子只有2岁。12岁时,祯子身体越来越虚弱,严重头痛,她说感觉骨头就像刀子似的,要从身体里把她切开。


第1章 幻想与现实

原子鸡尾酒:美国民众的核爆想象

20世纪最重要的新闻作品

还会有多少核辐射的受害者?


第2章 广岛少女计划

踏上影响一生的旅途

广岛少女的美国之行

最令人感伤的直播节目

“一定要报仇雪恨”

核爆受害者会见核弹投放者


第3章 比基尼环礁上空的蘑菇云

为了研制杀伤力更强的核弹

再见,比基尼环礁


第4章 爆炸性事件

末日背景下的比基尼效应

庆祝最致命武器的诞生

广岛在孩子们的画作中重新崛起


第二部分  冷战时刻 反复酝酿的美苏核战情绪

“演习只能吓唬婴儿和老太太!”“我们反对,我们绝不动摇!”美国纽约的百老汇大道上,警报声响彻市政厅公园。大批股票经纪人、棒球队球员和数百名民众着急忙慌地走向避难所。只有抗议的母亲们抱着她们的孩子站在原地,周围堆满了玩具、婴儿车、三轮脚踏车……


第5章 平民世纪

“危险人物”罗布森

“我可以带着尊严走路”

“好莱坞十君子”事件

“这里是美国,我有唱歌的权利”


第6章 美国垄断核武器的时代结束了

苏联境内核爆炸的消息轰动全美

“苏联不得不这样做”


第7章 生存是一种选择

“原子弹爆炸!卧倒!找掩护!”

在核战争的阴影中成长

如果核袭击发生在独立日……


第8章 史上最大的核战争演习

警戒行动1955

“演习只能吓唬婴儿和老太太!”

“我们反对,我们绝不动摇!”


第三部分  战火燃起  生活在战争阴影之下

朝鲜村民的尸体到处都是,七零八落地散落在村庄里、田野中,他们大都还保持着被凝固汽油弹袭击时的姿势:一座孤儿院里的50个男孩和女孩正在玩耍;一位不起眼的家庭主妇,用奇怪的姿势抓着从商品目录上撕下来的一页纸;一名男子正试图跨上他的自行车……


第9章 朝鲜战争:一场错误的战争

朝鲜半岛南北分治

美国将“失去半个世界”

“联合国军”将会进犯中国


第10章 麦克阿瑟发出核战警告

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到来?

战争压力迫使杜鲁门因病卸任


第11章 两败俱伤

美国孩童在“战争游戏”中成长

五星上将竞选美国总统


第12章 艾森豪威尔给美国的答案

美国开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先例

苏联多久能研制出氢弹?

波托马克河上空闪耀的火球

“第五福龙丸”事件

反对核试验运动浪潮席卷全球


第13章 疯狂的太空竞赛

“伴侣号”的信号响彻世界

太空——世间最平等的地方

艾森豪威尔用咆哮回应赫鲁晓夫

和平利用原子能


第14章 美苏“核战争”

这就是世界结束的方式

“末日武器”一触即发


第四部分  建立新型殖民地  美国将贪婪之手伸向全世界

1944年,危地马拉人走上街头抗议。学生和老师们带领成千上万民众无声游行,要求政府结束危地马拉人的苦难,抵抗美国联合果品公司对危地马拉的剥削。突然,一名政府军士兵向人群开了一枪,子弹击中31岁的教师玛丽亚•钦奇利亚……


第15章 伊朗:石油的血泪史

贫穷肆虐的“富裕”之国

要将石油资源还给伊朗人民

摩萨台政府威胁到欧美帝国的生存

必须扼制伊朗的发展


第16章 香蕉引发的革命

美国史上最冷酷无情的企业诞生

危地马拉:“香蕉共和国”

扼杀危地马拉的红色细胞

廉价香蕉的代价是什么?


第17章 古巴:糖业帝国

热闹的美国边境

“巧克力之王”的古巴之旅

企业生活区:古巴工人的美国生活方式

现代美国的新殖民地

从寡头大亨手中夺回古巴


第18章 自由古巴革命

美国人参与古巴革命运动

古巴沐浴在新时代的晨曦里

如何让切•格瓦拉成为古巴人民的敌人?

中情局发动秘密战争


第五部分  危如累卵的世界  战争末日将在何时到来?

美苏双方正无可避免地走向战争,“如果战争真的爆发,我们便无力阻止……”赫鲁晓夫警告肯尼迪,话语中毫无人情味,语气咄咄逼人。他要求美国不得入侵古巴,并拆除其部署在土耳其的所有导弹。肯尼迪震惊不已,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巨大压力,最终下定决心回复赫鲁晓夫的电报……


第19章 杰克•肯尼迪

艰难之路,唯勇者行

PT-109鱼雷艇事故

美苏导弹力量差距悬殊

冷战政治家的电视辩论征服人心


第20章 猪湾事件

古巴流亡分子的决心

情报失误,入侵受阻


第21章 注定要失败的行动

“海怒号”击碎流亡分子的希望

肯尼迪决心毁掉中情局

奥尔特萨克行动:刺杀卡斯特罗


第22章 柏林危机

为保柏林,美国向苏联发射核弹?

建一堵墙总比打一场战争要好得多

“有必要时,我会向邻居开枪”


第23章 人类历史上最危险的时刻

古巴导弹危机

“我们要对苏联进行全面报复”

到处播下死亡和毁灭的种子

全面战争前的最高级别警戒

处于核战末日的边缘

结论与反思

大事件时间轴





隶属于中国外文局(中国国际传播集团)
社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100037)
发行部:(010)68995968、(010)68990635
总编室:(010)68995424、(010)68326679(传真)
国际合作部:+8610 68996306  nwpcd@sina.com(电邮)
在线留言 :
姓名:
*
邮箱:
*
电话:
*
留言:
*
马上提交
版权所有 @ 新世界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90294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