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大医丨在平凡中坚守“医”线,在热爱中追逐梦想发表时间:2025-01-03 15:22 ![]() 在平凡中坚守“医”线 在热爱中追逐梦想 入选中国作家协会2022年网络文学 重点作品扶持项目 赠云朵书签1张 ![]() ![]() 石硞是某地级市医院最年轻的外科大夫,因医术精湛人称“石一刀”。他“飞刀”救人,却被病人家属反告“索取红包”,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差点“社死”。他失踪多年的初恋郑暖夏突然出现在眼前,他甚至还来不及享受重逢的喜悦,就受到网上舆论的负面影响,被迫停职。但他并没有因此消沉,还婉拒了一线大城市医院开出的优渥条件,留在小城,坚守底线,主动抵制行业内的不正之风,坚守救死扶伤的本分,将“两只起死回生手,一颗安民济世心”的“小城大医”的医者仁心演绎得淋漓尽致。 ![]() ![]() 暗香,本名尚成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理事,焦作市作家协会主席。 已出版《瓷惑》《闷骚》《闷骚II》《盛雪》《原味的村庄》等多部长篇小说,其中《闷骚》被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评选为“2011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品种”,并被改编为电视剧《盛宴》;《瓷惑》荣获第26届梁斌小说奖;《原味的村庄》荣获第32届“东丽杯”梁斌小说奖。 ![]() ![]() 作者暗香身兼作家和影视编剧的双重身份,她的写作风格,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感受角色的情感波动,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 《小城大医》探讨了城乡之间的医疗资源差距、年轻医生的职业选择与精神追求、以及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的平衡,致敬小城市默默奉献的无数医护人员,也是对现代社会中职业与地域选择的一种深度反思。 用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小城市中普通人的不平凡选择,以及背后的深刻社会意义。 ![]()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 乔叶 小城故事多。小城医疗更是一个密布故事的特殊领域。在《小城大医》里,有医者仁心的光辉,有繁复人性的细刻,有温暖的俗世烟火,有严峻的生死抉择,责任与担当,利益与欲望,良知与道德……如此种种,尽在其中。 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主任 何弘 《小城大医》生动、亲切,有烟火气。暗香以“大城市和小城市的人才争夺战”为切入口,用细腻的笔触和诚挚的情感,描摹新时代医疗图景,展示人心的良善,闪现人性的光辉,引发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 中国作家网 《小城大医》的作者暗香是中国作协会员,同时也是编剧,善于刻画人物形象。这部作品风格写实,语言生动有趣,可读性较强。既有剪不断、理还乱的亲情、爱情纠葛,又饱含着杏林春暖的人间大爱,将小人物的大情怀刻画得入木三分,接地气,扬正义,充满了尘埃烟火味。 ![]() 早晨,细如牛毛的雨东倒西歪地飘着,像酗酒的醉汉,和这个过了冬至进入数九,仍没能正儿八经冷起来的冬天格外般配。 怀清市老城区,石硞的电瓶车急匆匆地穿越在高楼鳞次栉比的院前街上,左奔右突着,试图杀出早高峰的重重包围。 “院前街”名如其实,是中心医院门前的街道。这条街上的主要营生为——开小饭馆的、卖假发(为化疗患者定做)的、拍证件照(制作遗照)的……还有两三家寿衣铺子(卖骨灰盒的)。一些生意会分个淡旺季,而院前街上的商店却像人的生老病死,总在热热闹闹的轮回上旺盛地旋转着。 一辆灰色的丰田轿车也在院前街上用力地挤塞着。司机抢道别车,差点撞到石硞的电瓶车上,幸好他猛然往旁边扭动了一下车把,才躲过一劫。 石硞摁了下喇叭,提醒对方“小心驾驶”。对方却加大油门,很不屑地甩了他满脸尾气。 石硞抬腕看了下表,担心迟到,加大了电门。电瓶车愤怒地超越了灰色的丰田,从车流的缝隙间钻了过去。 被一辆“电驴”超越,丰田车主顿觉太没面子了,放下车窗,露出一张煞白如鬼的刀条子脸,骂了一句。他看着被堵死的街道,满脸焦急地打电话:“喂,已经确定‘飞刀事件’的主刀医生就是石硞。我这会儿被堵在院前街上,你们最好快点过去,内部消息说他上午有手术,要是他进了手术室就逮不住人了!” 石硞的电瓶车完全没入了车流中,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毫无觉察。他靠着高超的车技,总算将拥堵的街道撕开了一道口子,驶入了中心医院的大门,麻利地将电瓶车在车棚内停好,导弹般射向住院部大厅,在电梯闭合的前一秒挤了进去,摁下了8 楼的按键。 电梯内满是上班的医护人员。都是同事,虽被口罩遮住了大半张脸,仍能从眼睛和身材轻松地辨识出来。 “早,石大夫。” “石大夫,早。” 两个小护士神情羞怯地和石硞打招呼。他在口罩下面回以好看的45度角笑容。 关于石硞,若有面隐形电子屏的话,上面的内容一定是这样的——棱角分明迷倒众生的大幅帅照,旁边配文:石硞,男,35 岁,某名牌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博士生在读,怀清市中心医院医术精湛的外科医生,人称“石一刀”,有点小不正经,黄金单身汉,欢迎来撩。 当然,所谓的“黄金单身汉”,和石硞户口页上“已婚”的事实严重不符,可大众就是这么评判的。 若在平时,石硞不会辜负了美女们的青睐,会准确地喊出她们的名字,回问一声好,可这会儿他的情绪留在那个可怕的梦境中。 十年前,郑暖夏斩断他们之间的关系后,他就使出浑身解数将她从记忆中剔除,比如,将和她有关的东西全都打包放进杂物间,连那款从不离手的保温杯也在其间。那是她送他的生日礼物。 保温杯俗称“大叔杯”,他曾因此被无数人笑话,可他就那么大大方方甚至招摇过市地带着,说是小迷妹送的。他不好意思承认自己是郑暖夏的“小迷弟”,虽然他比她还大那么几个月。 丢掉那个杯子后,郑暖夏的身影果真从他的眼前、脑海、梦里淡去了。可几天前不知道为什么,她像一缕无色无味的毒药,悄然顺着黑暗的窗缝又潜入了他的梦境,而昨晚,他竟梦到她得乳腺癌了…… 可能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吧,都怪远在某一线大城市的师兄,最近总是电话骚扰,说凭他在乳房上动刀子的娴熟技术,到他们那里轻轻松松年薪过百万,并保证只要他这里辞职,他那里马上按高级人才将石硞引进过去。 近年来,大城市到小城市挖人的事情屡有发生,因此师兄总想挖他过去,可每每都被石硞以“家有拖累”为由拒绝了。 其实石硞最放不下的是他的那些老病人。一些癌症患者出院后,仍需要长期服药和定期复查。病痛不光干掉了他们的健康,还榨净了他们的口袋,为此他总是送医上门,还想方设法为他们寻找疗效不错、报销比例高的平价药,尽可能地为他们节省费用。 走出电梯后,石硞摇摇头,将郑暖夏连同梦境一起打包扔出窗外,大步走向普外三科。那是他的阵地,他要用忙碌来对抗生活的逼仄压榨。 那辆灰色的丰田车停在了中心医院的停车场。那个刀条子鬼脸下车后,有几个人立马围了过去。 “ 老李,消息不会错吧?” “不会错,这是定金,每人五千元先拿着,公号、视频号点击过十万后另外有钱拿。”被叫作老李的人快速操作着手机,将钱转给了几个人,左边脸颊上的月牙形刀疤闪烁着嗜血的冷光。 “呵呵,等着瞧吧,‘飞刀’两个字就是流量的最大保障。”一个人收下转账后说。 “ 嗯,钱才是王道!” 早上八点是医院的正常交接班时间。普外三科的万主任和护士长肖小艳带着几个医生护士走进了大办公室,换上了白大褂的石硞也在其中。 值班护士介绍了昨晚的情况后,值班医生刘杰斌简单说了下自己的值班情况。 刘杰斌身高大约一米八,那对厚厚的近视加散光镜片后面,藏着一双幽幽的深不可测的眼睛。他虽说比石硞还大两岁,却是今年才评上副高职称,而石硞已经是正高了。 交班结束后是例行查房。在万主任的带领下,医生们将所有病房转了一圈。 石硞查完房刚走到办公室门口,就被几个病人和家属围住了。刚才查房时,他们没来得及问,或有当众不好问出口的事情,就又跟了过来。 “ 石大夫,我的手术排到几号?” “ 石大夫,我老公麻药劲儿过去后一直喊疼,能不能再用点止疼的?” “石大夫,能不能给我妈换个房间啊,32 床的老头太讨厌了,没事老找她聊天,骚扰她,影响她休息。”一个胖乎乎的大姐说。她是31 床患者的女儿。 石硞每天都会被这些七嘴八舌轰炸,因此一点也不着急,笑眯眯地一一回答着。 “他敢撩阿姨,让阿姨也撩回去,咱相互撩,还不信了,谁怕谁啊!”他回复31床家属的话,逗得大家都笑了起来,胖大姐也笑了,虽没解决什么实质性的问题,气却莫名消了不少。 普外三是中心医院五个外科里收治病人最多的一个科,因此也是最忙碌的一个科。而石硞管的病床又是科室里最多的一位,面对病人和家属提出来的各种问题,他总能化腐朽为神奇,在欢乐的气氛中解决。 石硞像是普外三的开心果,只要他在,压抑的病房仿佛就会轻松一些。因此从医生护士,到病人和家属,没有不喜欢石硞的。 作为一名大夫,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还要有绝世的好耐心。石硞之所以受患者和家属喜欢,是以上两方面的综合值较高。 |